张维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四十章 逆臣(十二),关于汉废帝的事情,张维卿,搜索看免费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明朝,在吴淞口的南北两岸分别设立了吴淞江守御千户所和宝山守御千户所这两处军事单位,为的就是把守住这一处从海路进入苏松地区的通道。
吴淞江守御千户所就位于后世的宝山县城,而被冠之以宝山二字的另一处守御千户所则位于后世的浦东新区。此皆系行政划分几经调整所致,于今时今日,这两处千户所则仍旧承担着把守吴淞口的重任。
郑成功进入吴淞口之后,才知道他还是来晚了——倒不是上海县城或是这两处千户所丢了,而是马信已经击退了清军。
详加问询过后,他才彻底搞清了是怎么回事儿。原本,他的计划是让马信驻守上海县城,原地不动,引诱清军围攻,而他则率领大军从吴淞口直抵战场,力争一战吃掉这上万的清军,从而自苏松地区打开局面。
奈何,军情本就存在延后性,再加上清军凭京杭大运河机动,也比他预计得更快,以至于他的信使还没抵达,马信就率先从得知了清军来袭的消息,于是便在南翔、新泾一带设伏,击退了作为前锋的苏松镇标。
马信一开始只得到了是苏松镇标来袭的消息,待他轻易击退了对手,便衔尾追击。哪知道这么一追才发现,来得可不只是一个梁化凤,先是蒋国柱,后来还发现了八旗军的旗号。他手里只有一镇三千兵马,而清军却有上万大军,这是完全不对等的。
然而,清军前锋中伏,本就是溃兵,后面的部队也不晓得到底是来了多少明军,损伤微乎其微,可却只顾着夺路而逃。马信唯恐被清军反应过来而遭到反噬,又不敢不继续追下去,便一路紧追不舍,一直将清军赶回了昆山才收兵罢战。
如此一来,等信使赶到时,马信不光是守住了上海,还顺带着拿下了苏州府的嘉定县和太仓州,并且派了人去向驻扎在崇明的陈辉求援。而后者则立刻将刚刚赶到的甘辉所部派了过来,两厢合力之下竟一口气将战线推到了昆山一线。
眼见于此,郑成功干脆是一不做二不休,命中提督甘辉率部南下收取松江府城和青浦县城。此时的松江府就只有附郭的华亭县和青浦、上海二县,外加上一些沿海备倭卫所,明军此前已经将那些卫所尽数收入囊中,上海县亦是如此,只待拿下了剩下的这两处,便可以彻底控制松江府不说,更可以为明军掩护南线侧翼。
与此同时,他本人则亲提大军直奔昆山。清军退到昆山时仍有上万大军,确切地说他们在上海县附近只是小挫而已,兵力损失微乎其微。然而,郑成功随后赶到,面对那十三个镇三万一千大军的气势汹汹,他们很快就把城外的支撑点丢了個干净,一股脑儿的退入了城中闭门死守。
直到了这个时候,郑成功才发现他捞到了一网大鱼,不光是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